当前,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,新一轮疫情挑战汹涌而来。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全院员工始终坚持生命至上、人民至上,坚守岗位,用实际行动践行伟大抗疫精神。虽然医院不少同事身体抱恙,但是他们一如既往发扬南五优良传统和作风,轻伤不下火线,毅然挺在守护百姓健康的阵地。
我们将通过系列连载,陆续挖掘身边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,致敬所有逆行冲锋的党员先锋模范;致敬所有一直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;致敬每一位坚持不懈、奋斗不息的“钢铁侠”!
疫情防控政策以来,发热门诊患者激增,核酸检测区单管、混管出现许多阳性结果,医院内部防控风险提升,医院感染管理科面临巨大压力。院感科徐洁只要接到信息指令,第一时间进行排查,一周内完成600余例阳性病例排查,准确完成12次流调信息核查,经她核查后发布的安全通报总是让大家把心放下,一通忙碌后的徐洁已难辨白天黑夜,忘记吃了哪顿饭,本就苗条到瘦的她仍坚持在岗位奋斗。
离院感科办公室不远,医务科和护理部也是“加班大户”。医务科张文君主任带领团队奔波在医务管理、医疗救治、资源配置等各条战线,从发热门诊到急诊科,从内科到外科再到其他临床科室、平台科室,白衣天使总是围着患者忙前忙后。副主任陆志毅、谢小江、翁一冰等全体医务科人员凝心聚力、团结互助,科室许多同事感染新冠,其他同事顶硬上坚守岗位,有的同事状态稍微减轻马上申请返岗工作,虽然夜已深,但医务科办公室的门常常透出光亮。
护理部朱燕妮主任心里的小本本装着全院超700名护理人员。当前医疗救治工作压力较大,医生、护士是形影不离的好搭档,整合资源满足救治工作,护士队伍也灵活配置。钟赛琼护士长没日没夜坚守岗位,医院为了确保住院需求患者应住尽住,成立了病床综合调度小组,钟赛琼任小组长,她必须第一时间全面掌握床位情况,并及时调度,保障患者有效救治。医院许多同事感染新冠,在医院党委的部署下,护理部牵头组织为员工包装、发放“爱心健康包”,将医院对员工的关心关爱及时送到每一位有需要的员工心中。
还有一群人,在医院门口,院内重点区域,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,他们身着统一制服,他们就是保卫科的保安同志。疫情发生以来,保安队伍在院内各关卡维护安防秩序,协助做好入院车辆扫码登记、临床科室转运阳性患者等工作。他们24小时值守,为筑牢院区疫情防控安全防线尽心尽力……队伍里有“阳性”,人手不足,但他们毅然站好每一班岗,工作不留死角、不留盲区。保安肖广粮、陈峰等多人在发热、口干、头疼、全身无力的情况下仍在医院急诊门口执勤,做好急诊安全保卫工作,为现场患者答疑解难,患者的感谢和及时就医是对他们最大的鼓舞。
一线医护“战友”在前方奋勇作战,后方保障是关键。总务科的同事们默默无闻,平凡又踏实的工作为前线源源不断输送正能量。疫情发生以来,总务科全力做好物资供应、餐饮服务、维修运送、车辆保障、卫生清洁与消杀等工作。清晨出征有早餐,抢救完患者有热腾腾的饭菜等候,衣服被子漏夜守护白衣天使,及时的修补让寒冬有了温度,清洁消杀总是让大家安心投入为百姓服务。总务科邝永雄和李庆贤作为默默无闻的“消杀卫士”,承担着院区重点场所的日常消杀,以及各场所出现风险人员后的消杀工作。他们24小时在线,随叫随到,穿着严密的防护用品,背着沉重的消杀喷雾器,及时细致完成全方位无死角消杀工作,有效防止和阻断病毒的传播。
李庆贤原本是一名花工,后因工作需要转变成消杀工和污水处理工。但角色的变化并没有让他的工作打折扣, 他一直是兢兢业业,任劳任怨。自8月份来一名专门负责消杀的员工退休以来,他更是加班加点,上班时间持续半年多,从未休过年假。尽管最近身体不适,依旧轻伤不下火线,带病坚持工作。
为了更好服务新冠患者,医院迅速改造原核酸黄码区,开设新冠服务门诊。为了做好门诊开设的标识指引等工作,宣传科潘天贺感染新冠在家休息了2天,余烧未清就返回岗位,坚持高质高效做好全院物料标识工作,让就医患者不绕路不迷糊,及时将科室专家信息与健康科普传递给患者和市民。
沧海横流显本色,危难时刻见初心。在南医五院里,像前文提到的这些不怕苦不怕累,积极请战返岗,主动担当奉献的医护人员还有很多很多,他们始终保持高度的大局意识,树立全院一盘棋的思想,勇担使命,携手并肩,在各自的岗位上展现医者大爱,南五本色,为广大市民患者筑牢生命健康的保障防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