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,在广州市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情况下,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派出2组共4名医护人员参加转运专班——他们的工作就是穿梭于社区和医院之间,快速高效地分类护送核酸阳性确诊人员到方舱医院、亚定点医院、定点救治医院,确保患者得到专业快速的救治。
转运工作任务重,风险大。每天24小时,转运专班会不定时、不定点地接到“准备出发”的命令,哪里有阳性患者,哪里就会有他们的身影。
朱惠峰是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关节外科的青年骨干人才,刚结束半年期北京培训的他,踊跃报名加入了广州市转运专班。
每一趟转运任务,朱惠峰就像一个“大管家”。既要与市120指挥中心、社区工作人员、接收点联系人等电话联系沟通,还要在转运途中时刻关注患者身体状况,及时处理突发病情。有时遇到心急的患者还要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。他说,“多一点换位思考,我们要及时解疑答惑,让他们放心,安心。”
护士罗淑娟曾连续工作12小时,从上午8点出发去方舱医院进行医疗保障工作,再马不停蹄执行转运任务,之后还要对负压车辆进行消杀,一直到晚上8点多才结束所有工作。每一次执行转运任务,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,佩戴护目镜,至少也得要6、7个小时。“一旦穿上了防护服,没有特殊情况,就要坚持到任务结束,中间是不吃不喝的。”罗淑娟说,“过程肯定很难受,但辛苦的不只我一人,想想就挺过去了。” 脱下了口罩、护目镜、面屏和防护服,满脸都是一条条勒痕的罗淑娟笑着说,真有如释重负的感觉。
在执行任务过程中,罗淑娟遇到过不少因病情或头晕等原因而呕吐的患者,经常要在车上处理他们的呕吐物。“对呕吐物的规范处置是非常重要的,一点都不能大意马虎,否则就会有感染的风险。”有些患者会觉得难为情。罗淑娟总会开解他们,挥挥手示意“没关系”。“患者都很配合的,总是声声感谢,句句关怀。有些大叔大妈还会像家里长辈那样,叮嘱我们注意休息,做好防护。”罗淑娟说,那一刻,所有的辛苦劳累都值得!
原文链接:https://app.gmdaily.cn/as/opened/n/4cf73a932c5b4df1ae773cf6ef41f63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