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欢迎回来,一切可好?大家都好想你……”12月13日下午,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,广东省第五批柔性援藏医疗队员、南医五院神经内科医生邱家琦顺利结束一年的援藏医疗工作,载誉归来。南医五院党委副书记孙健、神经内科副主任王宏波与组织人事部工作人员前来接机,欢迎他回家,并为他献上鲜花和致以亲切关怀与问候。
为积极响应广东省卫健委援藏工作号召,去年12月7日凌晨,邱家琦启程前往西藏林芝市人民医院,开展为期一年的医疗援藏工作。一年来,邱家琦积极发挥专业领域的优势,结合林芝市神经内科的发展实际,主动、积极、创新开展工作,推进卒中中心、血液透析中心建设等各项工作有序开展,成绩显著,得到了各级领导同事的一致好评,被评为“优秀医疗柔性援藏人才”。
邱家琦进藏后主要对口支援林芝市人民医院内二科医疗工作,负责神经内科、呼吸内科、肾内科病人诊治。主动承担一线工作,节假日加班加点,圆满完成了柔性援藏“换血”式工作任务。诊治20多位疑难病人,抢救30多位危重病人。如脑梗死合并肺水肿、结核性脑膜炎、化脓性脑膜炎、脑囊虫病、重症肺炎、肺部真菌感染、肾衰竭等。
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。在援藏期间,邱家琦尽最大努力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输出给当地医生,与他们相互交流促发展。他带教西藏大学医学院十余名实习生和多名规培医师,指导规培医师进行气管插管术、深静脉穿刺置管术、胸腔穿刺置管术、腰椎穿刺术等操作。并协助科室开展TCD、脑电图等新技术,选派当地医务人员前往广州医院进修学习。
邱家琦还积极推动林芝市人民医院“卒中中心”的建设,完善以林芝市人民医院为核心的林芝市区域卒中救治网络医联体,推进脑卒中分级诊疗体系建设,优化卒中救治绿色通道,缩短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(DNT),有效挽救患者生命。开展林芝市缺血性卒中首例脑血管造影术,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。
除了做好本职工作,邱家琦还热心公益义诊、健康宣教等活动,多次参加林芝市卫健委、林芝市人民医院举办的优质服务基层行等义诊活动,深入林芝市7县(区),累计走过上千公里,为当地百姓送医赠药。在巡诊期间,筛选出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,向群众们详尽解释疾病的危害,并针对不同病症和个体差异提出合理的诊疗建议和治疗方案,赠送所需药物,共发放广东援藏队捐赠及队员自发筹集药品等物资近10万元,得到了当地乡亲百姓的高度赞扬。
邱家琦积极参与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组织的《高原治未病》书籍的编写工作,负责编写《高原缺铁性贫血的主动健康管理》一章,通过介绍高原缺铁性贫血的病因、表现及防治方法。该书将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,并免费派送给当地群众,希望能让更多群众了解高原常见病、多发病,降低常见病、多发病的发病率,以全民健康托起全面小康。
援藏期间的小故事
阳春三月,林芝桃花盛开,广东省中山市的一位游客林先生自驾游西藏。3月26日在昌都市八宿县,林生出现晕厥,吸氧后神志恢复,未予重视,继续驱车前行。3月27日到了林芝市波密县,林先生出现神志不清,全身紫绀,伴有右侧肢体无力、失语,在当地医院吸氧、输液后症状无好转,当地医院马上转林芝市人民医院就诊,入院时测血氧饱和度仅64%,查CT示;双肺水肿,左侧基底节脑梗死,脑水肿。被收住院后即予气管插管,接呼吸机辅助通气,并予激素抗炎、脱水、平喘、预防感染、抗血小板、调脂、改善循环、开放侧支循环等治疗。因抢救及时,3天后复查CT示肺部渗出明显减少,头颅CT未见明显脑水肿,予脱机拔除气管插管,并予床边康复治疗,林先生症状明显好转,于4月4日出院,转回中山市继续康复治疗。目前患者无明显后遗症,已经重返工作岗位。家属为表示感谢,特意从广东寄来一面锦旗。
4月9日上午,林芝市人民医院内二科像往常一样忙碌,突然接到急诊科电话,新收一位头晕的中年男性,查头颅CT未见异常。患者入院后,邱家琦医生即查看其情况,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,发现患者头晕急性起病,还合并肢体轻瘫,病理征阳性,诊断考虑为急性脑梗死,发病时间仅3小时余,患者有静脉溶栓指征。但患者为当地建筑工人,在场工友无法决定是否溶栓。加上患者表示只是头晕,否认脑梗死,强烈拒绝静脉溶栓。邱家琦马上联系患者家属,耐心向家属解释患者病情及静脉溶栓的必要性,希望家属好好开导患者。经过有效沟通,家属同意静脉溶栓。于是立即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,因为治疗及时,患者第二天症状完全恢复,3天后患者步行出院。